热烈祝贺课题组2023级博士研究生赵俊虹同学,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首批)。这是课题组首次组织推荐在读博士生申报人才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创办的一项博士生人才培育计划,旨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该计划依托高校科协推荐一批具有学术潜力、创新能力的在读博士生入选项目,依托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进...
热烈祝贺课题组成员王学军博士获批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立项资助。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于1991年由上海市科委设立,旨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已成为上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产出了一大批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在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王学军,华东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博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
项目名称:新型半导体性光刻胶及特大规模集成度有机芯片制造项目完成人:魏大程、张申、陈仁忠、孔德荣、刘云圻完成单位: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系项目介绍:提出了“全光刻有机电子技术路线”,突破了高集成有机芯片可靠制造瓶颈。团队发展了纳米互穿网络聚集态结构设计原理,研发了该路线的核心原材料“半导体性光刻胶”,制造出全球首款特大规模集成度聚合物半导体芯片,是目前聚合物半导...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律回春渐,新元肇启。” 2024年12月31日,课题组成功举办了第十次学术沙龙。主题为“回顾2024,展望2025”,由陈畅和赵俊虹主持。首先,魏老师对2024年课题组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分条总结,包括论文,专利,国家级课题以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等,并对2025年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目标及愿景。之后从裴欣洁开始,课题组成员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分别进行了总结,并为自己的202...
为了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课题的创新性,2024年12月6日,课题组成功举办了第九次“WEI Group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本次沙龙由裴欣洁和岳阳主持,主题为“课题研究中的合作沟通以及科技论文写作”。裴欣洁在讨论中首先指出,在课题合作的过程中一点要积极主动,与合作课题组的老师、同学紧密联系,抓紧时间推进课题,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维护良好的组间关系;对于组内合作目前课题组内的相...
为了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课题的创新性,2024年11月29日,课题组成功举办了第八次“WEI Group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本次沙龙由赵艺和彭砾主持,主题为“有机电子的三维集成”。赵艺在讨论中首先指出,尽管硅基电子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比如在基底和扩展性方面的限制。与此同时,有机电子以其独特的优势,如柔性和溶剂处理方法,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基于这些考量,...
为了开拓同学的学术思路、增加课题设计的新颖性,2024年11月22日,课题组成功举办了第七次“WEI Group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本次沙龙由王伟奇和陈子豪主持,主题为“生物传感的未来应用趋势”。首先王伟奇对目前生物检测的实际应用领域和具体的产品进行了展示,陈畅、岳阳、王学军、陈子豪、孔德荣、赵俊虹、裴欣洁对组内生物传感的未来应用思路也给出独到的想法和建议。在生物传感领域广阔的未来里,核心挑...
为了拓宽同学课题延展的广度、增加课题设计的深度,2024年11月13日,课题组成功举办了第六次“WEI Group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本次沙龙由王学军和赵林杰主持,主题为“生物电子学领域交叉研究发展趋势研讨”。首先,王学军关于“材料、器件和人工智能在生物电子学内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材料、器件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一篇卓越的文章需要结合这三部分加以纵深研究。在王学军的抛砖引玉后...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作为信息时代的“神经末梢”,已经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全球传感器市场持续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传感器最大的需求国,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35%,国内传感器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于2024年10月25日-27日在四川德...